其實我沒有宗教信仰也沒有政治立場,更沒有特別討厭大陸人,
或許是身為一個醫護人員的立場是中性的,
不管遇到什麼種族的人生病都要照護、不論什麼國家的人的性命有危及都該救治。
我是個宅女也不上PTT,從來不關心台灣新聞的人,
更別說是政治了,任何大大小小的投票我一次也沒參加(說起來實在有點慚愧),
但是這幾天我關心點閱最多的,卻是政治新聞。但越看卻讓我覺得灰心失望生氣難過。
幾天前我打開臉書看到大家轉發的新聞:學生攻佔立院,第一個念頭是:什麼?!這也太誇張了吧!
但接著我看到:服貿強行闖關,然後我知道沒有什麼比這種事在一個民主國家發生還要再更誇張了!
大家回想在小學上課的時候,公民道德或生活倫理課堂上,
老師是不是都有教過:投票表決、少數服從多數?
我不懂身為執政者/黨為什麼會把這些連小學生都懂的事情忘的一乾二淨?!
回想你在念小學或國中的時候,如果老師有某一項想執行任務交代班長務必做到,
所以在某一次班會上,班長直接對著全班同學說:
"那這件事大家就照著這樣做!不准有意見,做就對了這對你們有好處的。"
整個決定的過程沒經過開會討論、也沒經過投票表決,
你會照著做、還是心裡多少有點納悶質疑,或是很不爽覺得你憑甚麼?
我不是經濟學家也不是政治專家,任何有關這方面的知識法條我都不懂。
但我不想隨波逐流,我想起以前小時後總會先入為主的討厭某個誰,
但在了解接觸過後才會覺得其實那個誰也蠻好相處的,之後說不定還變成好朋友,所以我決定先了解服貿。
我不反對服貿,進一步的說是因為我不了解服貿,所以我大概也沒甚麼立場可以貿然地說反對,
這幾天只吸收了簡單自由貿易協定的定義(http://www.wetalk.tw/thread-10607-1-1.html),
而條文裡我只看了有關醫療範疇的,並瀏覽了某醫師公聽會的簡報,http://billypan.pixnet.net/blog/post/38247261
後來再到政府設立的服貿官網看了一下他們設計的懶人包(?)也就是簡要圖文說明,
http://www.ecfa.org.tw/DmadList.aspx?pagenum=1&pid=&cid=
服貿確實有它的好處,但其實我不解的是,以醫療來舉例,
任何一種藥物可以緩解你的不適,但一定會有'相對的副作用產生,
任何一個手術就算可以治癒疾病或緩解病程,但一定存在著相對的風險和相關合併症,
但就政府所發行的平面文宣品來看,
這合約若通過施行似乎完全不會對我們有絲毫壞處(不好的影響),這是真的嗎?
而台灣自豪民主法治,但這樣強行讓條文通過的方式怎能叫民眾接受呢?怎能稱得上符合法治呢?
你說如果提高自己的競爭力跟能力何必害怕開放市場,
我說如果這合約這麼棒,你何必害怕公開讓大家表決決定是否同意通過?
為什麼不坦然地、開誠布公地公開表決後通過,而是暗地闖關?
這樣那些支持服貿想要推動服貿的人是不是也會覺得自己在這場戰役贏得不光彩?!
他說,其他國家會對台灣的國際信用和推動貿易自由化的誠意,產生懷疑,「這個是我們沒有辦法承受的」。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執政者/黨這麼迫切的想讓這協議迅速通過,
並且說出:不要失去對國際的誠信這樣的聲明,
但他們這樣做的同時卻已經失去了對人民的誠信。
而如此重要的決策確是由少數幾個人決定之後就要通過的,這未免太草率了,
這是決定全台灣人的大事,而不是只是幾個在上位者或集團決定就能定案。
就算舉辦了公聽會,有些領域的專家評估不可行,但意見似乎也還是沒有被接納,
逐條審查是審查了,但還是要通過。這樣的做法是”告知”不是”溝通”。
就算民眾百姓不見得每個人都能懂得條文的內具體詳細容(所以可能被誤解為不懂但還要為了反對而反對),
但這不正是執政者/黨或提倡協議通過者應該要盡到的責任嗎?
不應該就是讓民眾了解這條文的優缺點、施行上的困難點、應變措施等等,
台灣這麼多各個產業的專學家,諮詢、詢問各個領域的意見待評估後再決定,
如果是對台灣有好處的,能讓大家賺錢的,誰會拒之於門外?
再說如果先前已推行的國際經貿合作成果像帳面上呈現的:經濟大幅成長,
那為什麼多數民眾還是每天在抱怨物價上漲、經濟倒退?
這經濟大幅成長帶給的是那20%,還是那80%的人民,
當然一個社會無法不存在著貧富差距,
但若無法縮減貧富差距,那麼單就那20%的成長,沒有辦法真正稱得上經濟繁榮。
和推動國際貿易,國內貧富差距的問題也同樣重要迫切!
我很敬佩那些堅守立院、走上街頭的學生、人民,
不管他們的訴求是甚麼,起碼他們敢於發出自己的聲音,
也是因為他們我才知道我們有跟中國簽訂服貿這消息,但是我卻也悲觀了起來,
他們是說出了心聲意願了,但是得到的回應呢?!
佔領立院了後、說出來了後真的能有甚麼改變嗎?
姑且不論台灣未來是不是真的會因為簽署這項協議而中國化,
但是執政者/黨草率通過協議的舉動以及給予人民這樣的回應的確是令人失望透頂。
就像是死亡這個議題一樣,你不談論它不代表你不會面臨疾病末期/死亡,
你可以坦然接受自然死亡,或選擇積極治療;
至於服貿(你可以支持服貿、反對服貿、或是無感服貿),
但對於民主死亡我相信你不會願意眼睜睜看著自己可以自由發聲、自主決定的權利被剝奪。
那年在戲院看悲慘世界的時候,我萬萬沒料想到今天台灣的人民也要對著政府高唱: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題外話,我其實不太懂條文裡面”醫療服務”含括的範疇科別,
如果說是整形醫美我尚可接受,
但是婦產科、內外科、小兒科這算是醫療服務業嗎?
我們醫護是在服務群眾沒錯,但我們絕對不是服務業。
但上網到行政院查了一下服務業(http://60.244.127.66/big5/p1215/ae08/20070309151442.pdf),
沒錯,台灣醫療的確被列屬於服務業。
所以顧客/病人今天花錢是來”購買”治療/手術,
若買到的”產品”不合乎期望(手術失敗/治療效果不彰),就可以要求退費或由賣方負責?
那這也不用大驚小怪台灣充斥著這麼多醫療暴力了。
想到不禁有點心寒。